第二章异象
地球大气层以外、地表上方四百公里的太空,国际空间站太阳能帆板展开,像一个巨大的华夏文里的“工”字,静静的沿着预定轨道航行。
星辰号加压服务舱内,女航天员米歇尔刚刚进餐完毕,正透过服务舱的舷窗观赏着地球蓝色为底、美到极致的壮观景象。
她是一个生物学家,她和她的地面研究团队正在进行一个海藻与浮游生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存活与生长研究,这个研究项目有可能部分解决宇航员在无地面后勤状态下的食物来源问题,从而为人类实现远地长途太空旅行的梦想提供助力。
若是项目研究最终获得成功,必将是科学界一个里程碑式的巨大成就,而米歇尔的名字也将被写入史册,意义非凡。
米歇尔女士无疑是个很杰出的科学家,不然也不可能被委以重任、来到国际空间站主持这个重要项目的科研工作;但与许多工作就是生活全部的科学家不同的是,她是一个有爱好的科学家。
摄影给米歇尔的生活带来了精彩与快乐,也给她枯燥的科研工作注入许多激情与灵感,所以她抽出百分之五的宝贵精力投入这一爱好,十几年下来,她个人电脑的硬盘里至今已经收藏了数十万张自己的各类摄影作品。
这一次的太空之旅可以说对于米歇尔女士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这是她第一次、也许是今生唯一一次太空旅行;与此同时,她也是地球全人类当中的超级幸运儿,目前的概率只有一亿分之一——有幸能够从地外空间观赏地球美轮美奂的壮观美景、体验宇宙空间的浩瀚与神秘。
毫无疑问,这一次太空旅行对于米歇尔女士的摄影爱好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
空间站的光明与黑暗轮转交替很快,但半个月以来,米歇尔一直特意将用餐与休息安排在有光的时间,目的就是为了用自己的肉眼透过服务舱的舷窗观赏美景,同时还可以用她的相机与袖珍摄像机拍下一些宝贵的图片、视频作为收藏。
当然,加压舱外面的机械臂上、以及舱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许多高精度的影像记录设备在工作,但那些设备拍摄的影像资料是受管制的,不可能给到她作为私人收藏,就连她现在拍摄下来的影像也必须通过审查以后才知道是否可以个人拥有。
她用一根带子将自己固定在服务舱的舷窗边,以免在微重力状态下无法掌握身体平衡,双手拿着相机对准窗外,袖珍摄像机固定在相机的下方、同一视角向前。
她此时的直线视角看到的是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视线的近角是陆地,她知道那里有一大片雄鸡形状的陆地属于华夏。
视线从海岸向着陆地中心移动,在西北方位有一片云团与陆地之间的色彩层次很美,她准备将相机对准那里拍摄几个镜头。
米歇尔将相机镜头对准那片云团调整了焦距与曝光率,正准备按下快门,却从放大的云层镜像里看到一个让她差点尖叫出声的画面。
我的上帝,那是什么?
她看到从那一片云团中的其中一团云层里冒出来一个如同八爪鱼的物体。
物体的体积并不大,之所以能够距离这么远看到,除了镜头的放大以外,还因为那个物体是发光的;那八爪鱼形态的触手似乎由闪电组成,发出的白光很是显眼,正以闪电才有的速度飞快的扭曲晃动,似乎越来越高,而发出白光的触手也越来越虚幻。
米歇尔女士是个资深的摄影爱好者,专业水平如何不去说她,但十几年时间、无数次拍摄以来,作为摄影师的一项基本功却是练得不错——稳定。
虽然很吃惊,她却很快调整好了呼吸频率,抓紧时间将手中相机对准那八爪鱼形态的物体按下快门,同时相机下方的袖珍摄像机也将整个过程记录了下来。
一分钟过后,她从镜头里看到那升空的物体越来越高,但其发出白光的触手已经虚幻到看不清的程度,最后消散于无形。
随后,一个黑点从那已经消失的白光触手的中心出现,脱离了云团、以极快地速度上升;相机镜头里的影像也越来越大,已经可以从镜头里分辨出是个黑色物体,由于速度太快,只是看到一条黑色的光影,却无法分辨出其具体形态。
约半分钟以后,从镜头看到那黑色物体脱离了大气层,像一道黑色的光一般飞快的升空,目测大约从视线前方一千公里左右越过,在空间站的上方突然一顿,就此凭空消失不见。
没有留下哪怕一点点痕迹,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米歇尔举着相机静止不动十几个呼吸才回过神来,大脑告诉她那个黑色的东西已经不见了。随后她开始以一个科学家该有的思维方式思考这件事情,它是什么?
难道是华夏发射的新型武器或者太空飞行器?
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否定,因为那个物体有一个很是直观显著的特征足以让他排除这个可能——没有尾气。
以现在的人类科学技术,绝对还无法生产没有尾气的大型高空飞行器。不管是飞机还是火箭、包括航天飞机在内,都必须以燃烧燃料来产生动力,那就一定会产生尾气,这一点毋容置疑。
那些所谓的离子动力、暗物质动力只不过是科学猜想而已,若要将这些猜想付诸现实绝对不是一两代人、短时间之内可以实现的,因为科学本身不可能实现跳跃式发展。
如果排除是人类飞行器的可能性,那么这个物体只能归类于一种现象——UFO
米歇尔女士是一个生物学家,她对于世界各地频繁出现的一些不明飞行物向来不曾关注,也没有时间去关注,那不是她的研究科目。
她对于那些诸如外星人、五十一区、飞碟等传说与言论也向来不削一顾,她认为那是谣言,根本无法用科学手段证实,就是属于不科学的事物,不值得一个科学家花费精力去关注。
但今天这件事情彻底颠覆了她的科学观念与认知习惯,甚至动摇了她对科学的信仰。
她将相机里的图像翻出来看了一遍,再次确定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过,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该如何将这些资料带回地面?
在有关于外星人、飞碟、五十一区的传说中,这些资料是肯定不被允许个人保有与传播的。这件事情的发生情景空间站的一些设备以及部分卫星肯定也拍摄到了,怎样才能将这些资料带回去呢?
一个科学家的智商当然不用怀疑,三个月后,米歇尔的太空之旅结束,她居然真的将自己拍摄的影像资料放进了个人电脑的硬盘里。
带回的资料只有一部分,是那个袖珍摄像机拍下的视频资料,而所有关于那个物体的图片资料全部被一个神秘的、不知名的部门人员没收;至于是用什么方法成功地将袖珍摄像机的储存卡带出来的,则只有她自己知道。
回到地面以后,米歇尔女士曾经因为这件事情感到困扰,以至于影响了她的工作状态,困扰她的问题是所带回来的资料究竟该如何处理。
毁掉?收藏?公布?
犹豫、纠结了一个月以后,她最终选择尊重大众的知情权,在网络上匿名公布了这段视频。
离奇的是这段视频公布出来以后只有半个小时就突然变得模糊不清,最终大约只有几千人看到了清晰的视频影像,而当米歇尔准备第二次上传资料时,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原始资料也变得同样模糊不清了,她知道是那个神秘的部门干涉了这件事情,但苦于没有证据,也无法追究。
同时,她知道再也无法将事实真相公布于众,最后也只好无奈的放弃。
就算如此,那段模糊的影像视频以及那几千个看到清晰视频的网民依旧在网上掀起了舆论狂潮,网友们纷纷猜测那个物体的真实身份。
网友们的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外星人的飞行器、有人说是某某国家研究出来的秘密武器、甚至有华夏的网友说是修士道成飞升!
更夸张的是,有华夏玄幻小说迷非常肯定的说——那是来自异界大陆的神器,肯定是有人穿越了……
与所有网络事件的舆论特性一样,这件事舆情爆发的很快、很猛烈,但平息的也很利索。
在网民们一番热火朝天的议论、猜测、解读以后,很快也就平息了下来,只是偶尔有网民从网络上那一大堆UFO视频里面看到一个像是从地外空间角度拍摄的模糊视频而已,跟所有其他UFO视频一样,不知是真是假。
生物学家米歇尔女士以及广大网友们不知道的是,这件事根本就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也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时间回到二十四年前,那时候的国际空间站还只是一个方案、科学家们还在紧张的研究当中,参与空间站建设的各国领导人也还在为了项目的资金、责任、权利等事项打电话相互扯皮。
二十四年前的某日,距离地球地表四百多公里的太空、后来生物学家米歇尔女士拍摄到那个物体消失时的那个相同的位置,一个黑色的物体突然凭空出现,它没有来路,就像刹那间无中生有、就地生成一样。
这个黑色的物体看不清形态,出现以后毫无停顿的落向地球,巧合的是当时那物体降落的方位同样有云团。
黑色的物体降落到云层当中,那从地面看起来遮天蔽日的乌云里面的闪电突然被其尽数吸纳而来,形成一个如同八爪鱼的形态,随后一分为三,被闪电完全包裹、变成一粗两细三道刺目的白光落向地球表面。
与此同时,云层外无尽的浩瀚星空,那如同恒河之沙的亿万繁星里面,一颗本不显眼的星辰陡然光芒大放、成为那一片星空最亮的星,而其周围的其他星辰相比之下显得星光暗淡、一时沦为陪衬。
这个情景只保持了两秒钟。
那颗最亮的星霎时光芒突放、随即暗淡下去,一切归于平淡,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与此同时,那乌云遮蔽下的陆地上暴雨倾盆,那暴雨中的县城城郊的一个菜农家里降生了一个婴儿,而且是老来得子……
与此同时,那县城中一个道观里的一个房间,窗户边站着一个清瘦的道士,他看到了那三道白光,他知道那白光不是闪电、不同寻常。
不说那浩瀚无尽的星海、宇宙空间,就算是这个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上,也有许多事情是科学无法解释的;就算未来的科学能够发展到解释一切,那也是比离子动力、暗物质动力更加遥远的事情,遥远到无法预期。
但是,有极少数不是科学家的人却可以解释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当然他们的方法也很不科学;他们所秉承的思想与所使用的方法与科学家完全背道而驰,就比如这个道观窗户边的道士与那二十四年以后空间站的加压仓舷窗边的米歇尔女士。
道士看到了那三道刺目的白光,知道不是闪电、不同寻常,随即他转头翻书查看,又掐算了一番。
虽然此时的道士无法越过乌云观看星空,但他已经知道有一颗星辰必定光芒大放,也知道那颗闪亮的星辰名字——贪狼!